当前位置:首页 > 采风

仰 望 岐 山
来源:李炫征 发布时间:2019-08-13 20:19:53 阅读:加载中...

QQ截图20190813201745.jpg

作者:李炫征 

 

(一)

母亲八十岁生日之机,我又一次踏上回家的路。

时令已过冬至,但天气晴朗,阳光温暖如春,这可是寒冬里少有的好天气。看起来,母亲真是有福之人,她的善良与福报,会以天意的形式来润泽她的儿女。这一点,我是确信不疑的。

母亲自14岁骑着毛驴嫁给父亲,至今已六十余年。她一生养育六个孩子,四个姐姐,两个儿子。我排行老五,按照周礼习惯我是长子,村里人便叫我老大了。

父亲是吃国家饭的人,长年在外工作。家里家外都要靠母亲打理,想想过去,母亲真不容易,既要拉扯孩子,又要忙于农活,自嫁给父亲以来就没有清闲过。如今姊妹都已成人。而母亲亦是风烛残年,去年就病了两次。

第一次是给父亲过完85岁生日后的第二天,因为母亲脑部大面积拴塞,病情发展很快,先是下半个身子不能动,到晚上左手臂也不能抬起了;第二天,她又哭又笑竟不能自已了。在岐山住院两天,转至宝鸡,经过半个月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在老家很快康复着。

虽然母亲不能活动自由,但她的思想还是清晰的。看得出来,这个年纪的她,对生命的渴求是多么强烈。因此,当病情日复好转一些,她便要扔掉轮椅,柱着拐棍在院子里来回吃力地走着,不要搀扶并说她要好好锻炼,等她好了,要给我们好好地擀一顿交汤面。多少回,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母亲性格坚强,这也是导致她第二次犯病的根本原因。

平时儿女都不在身边,父亲当时也不在跟前。母亲病后五个月的一天又从轮椅上挣扎着站起来,准备锻炼,刚走了几步就重重地摔了下去······直到半个月后,家里电话告急,说母亲病重了,又不能说话了。我才知道,原来,那次摔跤竟使她脑部出血达半月之久。此日,我们将母亲拉往宝鸡中心医院,经过十多天治疗,母亲又一次奇迹般康复了,又能在地上挪步了。我们惊叹母亲的意志力,更惊叹她的福报这么大。

今天,姊妹都回到她身边,当说到在部队的孙子时,她又是那么脆弱,又哭又笑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惹得大家心里酸酸的。

母亲不但坚强而且为人慷慨、善良。邻居或村里人有啥畏难之事,她都要鼎力相助。自我懂事以来,即使家里来个要饭的,也能让他们满意而归。白雀寺、堀山法华寺、西观山等寺院道场上香上布施,她恨不得把自己的心窝窝掏出来。

母亲常常告诫我们,人要多行善事。她说,行善的人,上天会报酬他的善,令他的来世得到尊贵安乐。做的善事多了,善功就会波及后人,天意就会荣耀他的后辈儿孙。母亲是受姥爷、姥姥的影响;更准确地说,是受岐山寺院林立、庵堂纷起的佛教影响;或者更准确地说,她深爱着自己的儿女,为了让儿女有更好的福报。她早早就这样实践了。

生日午饭前,母亲强硬要求从炕上下来,坐上轮椅。三姐把她推到院子,她又要从轮椅上下来。子妹几个眼巴巴看着她甩开二姐的搀扶,自己伸手抓住——父亲专为她制作的护栏,来回走着……母亲,她对生命的渴望,对健康的渴望如此强烈,这超越了她对自己生命的爱护。冥冥中我感知到,母亲正要给儿女昭示什么。也正是这种意志力,促使姊妹们在各自的生活中顽强地拼搏着······


(二)

 与母亲相比,父亲的身体还算硬朗,虽然没有过大病不起,但长期的前列腺和肺部疾患已经使他够受了。今年86岁的老父,除过能较好地料理自己,还能看管起居不便的母亲,这让我们都很欣慰。

 父亲是个干了一辈子的老税务,从背着枪,骑着马缴库,到骑着自行车、坐着小车搞税收征管,他可是共和国税收史的亲历者,见证者。

 父亲是祖父唯一的儿子,也是五个叔父辈中排行老大,他性情温厚,善良,包容,凡事谨慎、保守。他的小名“天仁”是曾祖父起的。

 曾祖父李文蔚是晚清时期一位老先生,精通儒家学说,懂医,方圆近百里有名气。更重要的,他是一位儒家学说的传承者,这从曾祖父对祖辈,父辈的起名中就可窥一斑。

 曾祖父先后育有五子二女,我爷爷为大,按照礼制习惯,他给他的儿子们以出生次序起名为:李恭、李勤、李温、李俭、李让。到了父辈这一代。也恰好是五个儿子,他以出生次序又给孙子辈起名为:天仁、天义、天礼、天智、天信。

 魂无所归,则行无所依,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在其薪火相传的家风中进行传承的。有道是:天地以风、霜、雪、雨、露润泽万物,圣贤以仁、义、礼、智、信教化生灵。

 正心修身,崇尚文明、礼仪教育,正是曾祖父对后辈们给予最殷切的期望。

 恭、勤、温、俭、让

 仁、义、礼、智、信

 我的祖辈,父辈们正是信奉和继承着曾祖父的遗训,在各自的领域中,作着杰出的贡献······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伸尼汉曾讲过这样一句话: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我不由得再次生发出对曾祖父的巍巍敬重之情,这种敬重已经超出血缘关系,更多的是他对中华文化和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敬重。


(三)

 岐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至今,他们或以丰功伟绩泽被后世,或以高风亮节垂范千古。

 据说黄帝、炎帝曾数次游走岐山。医学史上又是中医鼻祖岐伯故里。演绎八卦的周文王就是从岐山走出去的。造字的仓颉也有庙宇;古公亶父,来朝走马,武王兴兵伐纣,岐山都是根据地。岐山更是周公和历史文化名人李淳风故里。宋、明、清以来更是才俊辈出,多不胜数。现代岐山又被尊称为作家之县、礼义之乡,岐山真可谓人文荟萃,史迹昭然。

 西安岐山商会乙未中秋组织的“爱我岐山,壮大岐商”为主题的百名作家走进岐山大型采风活动,与会者所表现的对家乡的人文关爱和文化自信颇让我感动。大家聚在一起,再次品尝家乡悠久盛名的岐山美食,古老生态的关中美景,深厚博大的西周文化,大汉三国的文化底蕴,以及新时期新农村发展的典型村镇和未来的美好愿景,所有参与者纷纷陶醉、激情抒写。可以说本次活动是对岐山固有文化的一种扩充和发展。是对集聚人气的岐山一种空前的广泛而深入的宣传。

 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奠基人托克维尔说:一个人的心思若是完全在赚钱上,他一般都会是一个胆怯而冷漠的公民。

 是的,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要走远,就是要抱团发展,群体推进。作为商人是这样,作为岐山的文人墨客更应如此。当下中国正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路上,更需要意识领域内的群体跟进和撼卫。

 数千年来岐山周文化所传承的“以儒治世”、“仁礼安邦”,其核心是教化,实质是一种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表现。其作人的标准就是“仁、义、礼、智、信”。

西安岐山商会是当代岐山人的骄傲,他们会聚了各方精英。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实现着自我价值,就其哲学倾向来说是入世的,他们没有停留在思想的表层,而是在改造社会实践的进程中,遵守规律,与人为善,平等进取,使生活更加和谐美好。本土的一定是民族的,民族的一定是世界的,这种被延伸的岐山商会企业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之国粹命脉。可期可赞!

 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岐山是周文化的发祥地。一代元圣周公不仅是儒学先驱,更是翦灭殷商,平定三监,制礼作乐,还政成王,敬德保民,慎罚微刑,建立典章的赫赫功臣。他的巍巍业绩和博大胸襟使人敬仰叩拜。他是说者也是行者。

 作为周公庙脚下的岐邑古城,她的子民应该是自豪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儒教、佛教、道教的直接熏陶,岐山人个个是龙,人人是凤。但我们不能以此为骄傲的资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境界去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和方法,以解决自身或企业、单位的诸多问题。伏尔泰说:“不是事业为了思想,而是思想为了事业”。这一点,可从国学里得到启示,从国学大师们那里得到真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富矿”。比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厚德载物”、“仁爱万邦”、“协和万邦”等等。新的时代,岐山需要岐山精神为魂魄,在圆梦的路上,筑起又一座座历史的丰碑。

 岐山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岐山精神和建设生态岐山发展谋略,正是对未来岐山的人文关爱和百般呵护。愿古老的岐山永远焕发着年轻的活力。      

 推门北望,箭括岭—-东西对峙的两座山峰,还巍然挺立。仰望故乡,故乡有我眷恋的亲人,有我敬畏的祖辈。那土地如此亲切,那民风如此淳厚,那乡音时常在心田飘荡······


   (作者:李炫征,本名,李勃,岐山人,诗者,文化活动者。曾组织、策划、撰稿多次诗歌文艺朗诵活动。写有诗作300首)


采风文化传媒网:宝鸡工作站;于安林推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20 采风文化传媒网 www.cfwhcmw.com All Reserved 陕西世纪采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并保留所有权 联系电话:029-8256 8342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科技五路8号数字生活B座22611室 陕ICP备:18000555号-5 公安网备:112141145214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