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把好学校办在孩子的家门口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8-02-01 11:10:59 阅读:加载中...

新城区学校联盟启动仪式现场。 通讯员 温宏涛摄

  “实施‘学校联盟’战略,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学校的课程、作业、教育活动等都和新知小学一样了,给我们带来了更多获得感。”太华路小学四年级三班学生李安翼的家长李涛说。

  近年来,西安市新城区创新推进“名校+”工程,通过名校带动战略,共建共享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把好学校办在孩子家门口,把孩子家门口的学校办成好学校,不仅有效缓解了“择校热”,还全面推进区域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肯定。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构建“221”区域教育大格局

  5年来,新城区创建和完善了中小幼共建共强学区制,组建了后宰门、康乐路、朝阳门、大明宫4个区域教育共同体,搭建校际间“六联”平台,即:党政班子联建、校际情感联谊、教育资源联享、学校特色联创、活动载体联动、品牌学校联强。新城区推行区域教育共同体内义务教育升学直通和基础教育贯通培养,实现中小幼素质教育链接发展。

  新城区积极构建“221”区域教育大格局,巩固提升后宰门、康乐路2个优质教育资源带;加快发展大明宫、朝阳门2个新兴教育资源带;超前筹划幸福林带(岸线)1个战略发展带;加快实现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小差异、弱差异,实现优质均衡;聚力建设品牌学校群、品牌校长群、品牌教师群,齐力建设安全学校、特色学校、绿色学校、品质学校、幸福学校。全区现有中小学、职校、幼儿园124所,其中省级示范高中3所,省级标准化高中9所,省级示范小学10所,省级示范幼儿园13所,国家级重点、省级示范职校1所,还有一批优质化进程较快、效果较明显的学校和幼儿园。

  强力推进“名校+”工程

  共筑“教育高原”

  新城区积极探索跨体制、跨机制办学,积极推进“名校+”工程,借助优质学校的品牌优势,采取“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公办+公办”“民办+公办”等办学模式,由名校以托管、领办、联办等方式带动弱校发展,在更大范围内缩小弱校与名校之间的办学差距,使得区域内教育资源从“高峰”走向“高原”。

  “一长多校”是“名校+”工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即由一所名校校长同时担任一所或多所薄弱学校校长,把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优质的师资团队直接成建制地移植到薄弱学校。新城区已在13组学校强力实施“一长多校”、强校托管弱校、幼小衔接、职幼衔接,积极打造教育集团品牌,让各类学校抱团、组团发展,由名校校长担任教育集团总部校长,总部校长对集团内各学校实行一体化领导和管理。新城区先后组建了后宰门小学教育集团、西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等9个紧凑型教育集团。

  吴渊从外地来西安创业,他的孩子在原明欣小学就读。他说,自2016年后宰门小学校长兼任明欣小学校长以来,孩子各方面都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总是听到孩子说与后宰门小学上一样的课、开展一样的活动、接受一样的教育。“2017年,学校更名为后宰门小学明欣分校,公办办学性质保持不变,这样的办学模式一下子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学校联盟”补位联动

  新优质学校不断涌现

  在实施“一长多校”的同时,对暂时未纳入该体系中的薄弱学校实施“学校联盟”战略,由名校帮助薄弱学校快速提升。记者了解到,目前已在23所小学启动实施“学校联盟”,组建联盟学校13组。其中条件成熟的6组学校联盟,组建成为紧凑型学校联盟,名校的教学副校长同时到薄弱学校担任教学副校长,全面领导和指导薄弱学校的师资团队、教学管理、文化提升等工作。名校教学副校长在弱校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2日,确保学校联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纲表示,新城区将持续深化推进“名校+”工程,朝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美好期望不断改变和完善,加速现有薄弱学校的优质化进程,办越来越多的好学校,让更多孩子和家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CopyRight © 2020 采风文化传媒网 www.cfwhcmw.com All Reserved 陕西世纪采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并保留所有权 联系电话:029-8256 8342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科技五路8号数字生活B座22611室 陕ICP备:18000555号-5 公安网备:112141145214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