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采风

临《芥子园画谱》及作业
来源:李西岐 发布时间:2019-09-24 10:46:33 阅读:加载中...

我在今年夏天的酷热季节里,复习旧课,照猫画虎,又把《芥子园画谱》中山水篇临写了一遍,体会颇多。近来没事,画了一本册页,展示出来,还望高手不要笑话,多批评。

QQ截图20190924102142.jpg

      我回想起自己上小学时,就对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凡是能找到的片纸上,几乎都涂满了怪模怪样的图画。纸张对于生活在上世纪六十年农村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太珍贵了,于是我就在自己家里黄土墙上涂鸦,墙皮上画满了,母亲不识字,她却从来没有责怪过我,任我纵情发挥。她等我画满了,就用泥水一涂,我接着又画,周而复始,真的是痴迷啊。终止画画,源于上高中时和蔡昌林同班,他一出手,素描、速写的水平太强了。我只好悄悄的改成写字了。班上办黑板报,昌林画画,我写字,珠联璧合,还真是把校园里震了。至今我从来没有在昌林面前提过画画的事,王婆卖瓜——这一下要露馅了。哎,人过半百,奔耳顺而去也,黄土快壅到下巴了,脸皮也厚得如城墙一般了,丢人就丢人吧,显眼一回,老脸一抹,藏在袖筒里吧。

QQ截图20190924102225.jpg

      我写毛笔字临的是《多宝塔》,第一个老师应该算是父亲,他虽然只上过私塾三年,却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父亲当年在西安工业学院工作,每年回岐山探亲的一个月间,几乎每天要督促我临帖,蘸着黄土泡的泥巴汤,在胡基(关中地区盘炕使用的土坯)上临写,干了,用手一抹,接着再写。这个情节我在二十年前写的短篇小说《书法》和四年前写的散文《父爱如山》一文中都做过详细的描述。

QQ截图20190924102242.jpg

      顺便说一下,我的字体(也叫书法)几十年间变化甚多,现在主要以章草为主,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和收藏家的青睐。欣慰的是,还能换几个银子以供自己吃烟喝酒,每每想起,忍不住嘻嘻偷笑了。

      我几十年后再用宣纸写时,眼前总是会浮现泥土芳香的墙壁和胡基,因此不敢浪费纸张。对宣纸的敬畏,自然来自少年时的贫困。

      我曾经在一篇艺术评论中,饱和深情地讲到白石老人爱惜宣纸如命的情节,并以此为例,强烈批评过如今一些所谓的“画家、书法家”肆意浪费的不良习惯。后来又把这个细节写进《金城关》里。

QQ截图20190924102206.jpg

      如今生活好了,人们有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实现年轻时的梦想。笔者亦如此,写写画画,涂涂抹抹,日子过得充实,在一抹夕阳余辉下实现自己的理想,不也是善待人生的一种态度嘛。

河北师范大学刘福元教授谬赞:

早年寻画李渔家,

芥子园里佳无他。

今看西岐凭案临,

真假难辨笔生花。

 

809829422532626814.jpg

       李西岐,195444日生,陕西省岐山县雍川镇杨柳村人。曾度军旅廿载,后转业地方工作。自幼在父亲指导下临习书法并自学绘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涉及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书画及艺术批评诸多领域,各有建树。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文艺》《昆仑》《西北军事文学》《飞天》《中国报告文学》和《兰州晚报》等报刊,著有长篇小说《金城关》《大周原.西周开国传奇》,小说集《有朋自远方来》《李西岐文学作品选.小说卷.散文卷》,散文集《三月飘雪》《黄河水车.羊皮筏子》,迄今发表并出版文学作品约400余万字,荣获大军区和省级以上各类奖项20余次。其中评论《妙剪人生》荣获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金奖;长篇小说《金城关》曾荣获第四届黄河文学长篇小说二等奖;随笔《陇之面》荣获中国牛肉面故事征文一等奖;散文《黔西南游记》荣获第五届黄河文学奖散文奖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

甘肃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理事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读者》杂志社百名签约作家

长安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宝鸡国学会名誉会长

西安岐山商会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

 

采风文化传媒宝鸡工作站:于安林推荐


上一条:

下一条:

CopyRight © 2020 采风文化传媒网 www.cfwhcmw.com All Reserved 陕西世纪采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并保留所有权 联系电话:029-8256 8342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科技五路8号数字生活B座22611室 陕ICP备:18000555号-5 公安网备:11214114521452号